中唐史学出现重视撰述通史的趋势,乃是自南北朝以来、特别是隋朝和盛唐以来史学发展的结果。至于中唐史家能够采用多种体裁来表现通史的撰述,也是跟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史学的发展,尤其是跟他们对史书体裁有过一番争论和反思相联系的。[104]
中唐史家的通史著述对后来史学发展的重大影响,从《通典》成为“十通”之首,可以得到最有力的说明。
(五)历史笔记的勃兴
刘知幾《史通·杂述》说:“偏记小说,自成一家。而能与正史参行,其所由来尚矣。”他说的“偏记小说”,包含十项,其中“小录”、“逸事”、“琐言”、“别传”、“杂记”等,似属于历史琐闻笔记一类的作品。这类作品,是从秦汉以来尤其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发展起来的,故刘知幾说是“其所由来尚矣”。至于说它们“能与正史参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从内容上看可以补充正史,二是从表现形式上看可以丰富史书的体裁。刘知幾的高明处,是他已经认识到这类作品在史学发展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可以认为:“唐代是笔记的成熟期,一方面使小说故事类的笔记增加了文学成分,一方面使历史琐闻类的笔记增加了事实成分,另一方面又使考据辨证类的笔记走上了独立发展的路途。这三种笔记的类型,从此就大致稳定下来了。”[105]从历史琐闻类笔记来看,它们的作者都逐步形成了一种“以备史官之阙”的意识,从而使它们提高了在史学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