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此,报告提出了松辽平原可能是第三纪一白垩纪的沉降带,可能有生、储油层及储油构造,推断松辽平原具有含油前景,具备开展石油普查勘探的石油地质条件,建议迅速开展石油普查勘探工作。这一结论,完全证实了黄汲清先生在部署踏勘时的正确预见,使踏勘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1956年2月,在地质部第二次石油普查工作会议上,充分肯定了松辽平原踏勘组的成果。黄汲清、谢家荣作报告,部署全年石油普查任务在全国更大范围内展开,其中松辽平原首当其冲,调集力量,分别组成松辽石油普查大队和石油物探大队,在松辽平原全面开展石油普查。从平原盆地整体着眼,充分发挥物探、地质钻井和地质调查的综合作用,运用区域综合大剖面,把各种物探技术与地质钻井取得的资料紧密结合起来。同时组织若干地质分队,深入盆地周边山区,联系平原内部进行大规模的地质调查研究,探边模底,研究平原盆地〕内外构造关系。经过1956年至1957年两年的综合勘查研究,基本明确了松辽是一个大型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划分出东部隆起、中央四陷带、西部斜坡带等构造单元,初步建立地层层序,白垩系松花江群的沉积特征,表明是一套陆相生、储、盖组合。以在凹陷较深、沉积较厚的中央凹陷带为找油气理想部位。就此,松辽盆地具有良好的油气前景的认识,在地质部和石油部的领导和专家中取得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