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葳蕤 编辑|S 从1994年开始,印度就锲而不舍开始申请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第一次被俄罗斯否决,之后又是法国,英国,美国,中国,总有一个常任理事国予以否决,让印度“入常”功亏一篑。 但印度始终不放弃。 就像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所说的:“以印度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流角色的,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 多年来,印度历届政府一直把“入常”视为印度成为世界级大国的目标。 然而屡次被拒绝的事实,将印度的大国梦粉碎。 印度代表在2021年再度申请入常失败后,崩溃喊道:“为啥你们五常比其他国家更平等?” 印度代表这话是什么意思? 入常,印度的野望 1944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还在弥漫,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空前壮大让轴心国阵营败局已定。 为稳定战后的国际秩序,美国、英国、苏联、中国决定派出代表,前往美国华盛顿的敦巴顿橡树园,一起商讨战后国际社会的美好蓝图。 经过两个月的讨论,1944年10月,安理会的雏形被建立了起来。 为了避免世界上再出现世界大战这样的人间惨剧,安理会被授权拥有制止战争,维护和平的重大职责。 作为核心机构,安理会由五个常任理事国、十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 而作为安理会的核心成员,五个常任理事国——美国、苏联、中国、法国、英国,拥有否决权,可以在安理会上阻止任何它们不认同的议案通过。 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是如此之大,因此,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也成为那些有潜力的“世界大国”所关注、争夺的焦点。而印度就是这些“世界大国”中的“佼佼者”。 因此,自印度独立以来,无论哪个政党上台执政,都把争取世界大国地位作为印度国家努力实现的头号目标。 从这点来看,印度之所以支持安理会改革,其实质是在替自己争取一个跻身到世界大国权势最高层的机会,就是争夺大国地位的激烈斗争。 在印度政治精英看来,成为常任理事国,就是实现印度世界大国地位的第一步。 然而“世界大国”的虚名并不是印度渴望“入常”的唯一理由,作为一个国防力量羸弱的国家,冷战之后国际安全形势的迅猛变化也促使印度要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来自我保护。 在冷战期间,作为印度”盟友“的苏联曾给予了印度巨大的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支持。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印冲突里,苏联公然驳斥中国,立场坚定地站在了印度这一边。 但1991年莫斯科红场的”锤子镰刀“旗帜的落下,苏维埃联盟的消失,让印度失去了一个强大的盟友,经济建设和国防力量都大为削弱。 正如亨廷顿所言:”印度已经成为了一个孤独的、没有朋友的大国。“在失去靠山后,印度不得不自己寻求外部的安全保障。 在这个目的指引下,实力弱小,外交受限的印度意识到如果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并拥有否决权的话,印度的国家安全将可以得到有力保障,并在其它重大国际问题上对其他世界大国形成强而有力的制约。 俗话说:“亏本的买卖无人做。”拥有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也有利于印度的国家利益。而对于印度而言,最重要的国家利益就是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 自1947年,英国通过”蒙巴顿法案“,实现南亚次大陆的分治以来,克什米尔地区就成为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国土争议地区,这一片地区上到处流淌着双方士兵的鲜血。 为解决这一问题,巴基斯坦一直坚持将克什米尔地区国际化,让联合国来裁决。 而印度则一直反对将这个问题国际化,原因很简单:印度担心克什米尔问题国际化后,其结果很有可能对印度不利。 但如果印度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印度将在克什米尔问题上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打铁还需自身硬 对印度而言,要想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首要任务就是要印度强大起来。而要实现这一点,印度的经济、科技、军事等主要方面必须得到巨大的提升。 在经济方面,印度政府放开了大部分行业国有资本以外的限制,将外资和私营资本引入国营经济,以提高国营经济的效益。印度政府也允许外来资本在印度设立公司和分部,以鼓励外资在印度的业务发展。 印度政府也积极学习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 一方面,印度政府使用政策引导,大力促进印度的企业对外出口。同时,印度对出口加工区和出口企业予以特殊备案,解除以往这些企业身上的重重限制。 这些政策效果是不错的,印度前总理辛格面对媒体采访时就自信地说道:“在最近十年,我们保持了平均百分之六的经济增长率。现在已经达到了创纪录的百分之八,经济发展势头十分良好。” 军事建设上,印度从1996年开始,就疯狂加大军费投入。 1996 年,印度军费还只有 68 .6 亿美元。1998年则达到10亿美元,而到2000年,已经涨到了 136.2亿美元,比1996年几乎翻了一番。增幅接近百分之三十。 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军费被印度投入到了核武器的研发进程里。 印度于1998年成功进行了核试验,尽管被全世界重重制裁,但印度的大国地位也在蘑菇云的冉冉腾起中,被全世界所承认... 印度总理瓦杰帕伊更是将核武器看作印度国力大幅提升的重要转折。 他指出“ 核试验是印度崛起的象征… … 它向全世界传达了一个信息。现在再也没有任何大国能欺负印度了。印度己作好准备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迎接国内外的任何挑战。” 在海空军方面,自诩为“印度洋守护者”的印度拟定了一个跨世纪的海军建设计划,使海军建设逐步朝着大型化、导弹化和远洋化的方向发展。 逐步形成以航母为核心,以导弹巡洋舰 、驱逐舰 、常规动力与核动力潜艇为主力的东、西、南三支舰队。 在建国之初,印度开国元勋尼赫鲁曾言:“印度的未来靠的是科技的发展,而科技的发展要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 进入21世纪的印度政府在尼赫鲁这句话的基础上,认识到印度在21世纪能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就是印度科技的发展。 为了印度有足够的实力“入常”,印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举措,推动科技的发展。 印度政府首先大力发展教育来培养一流科技人才。 印度用每年超过GDP百分之四的教育科技经费,建设出了超过320所大学和16000所学院组成的高等教育系统。 印度政府的投入是卓有成效的,这些高等院校每年培养出超过五十万名工程师和二十五万名医生,为印度的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总的科技力量水平的排名来看,印度已经跃居世界第 29 位。而拥有科技人才的数量则占 世界第一位,印度还在朝着一个知识强国和一个知识超级市场的方向发展。 打好铁的印度自信满满,为了“入常”,它将目光投向了深蓝色的印度洋外,希望世界上别的大国能坚定地站在它这一边,只可惜,事与愿违... 印度的“大国公关” 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问题上,将直接涉及到中、美、俄,英、法现有的5个常任理事国的利益. 印度想“入常”就必须得到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的一致同意,因此,印度踏上了一条“国际公关”之路。 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是任何一个希望在国际社会发挥影响力的国家所无法绕开的。印度能否“入常”,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美国是否支持印度。 为了得到美国在“入常”问题上的支持,印度领导人对美国积极开展“入常”外交。 2003年5月,印度副总理阿德瓦尼出访美国,在与美国总统布什、国家安全顾问赖斯进行会晤后,阿德瓦尼对记者表示:“美国政府赞同印度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正当国际社会以为印度政府是在唱独角戏时,2005年6月,主管政治事务德美国副国务卿伯恩斯在出访印度时,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对媒体宣称:“印度是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理想候选国’。” 此消息一出,整个印度陷入了狂欢之中,从印度百姓到印度政府高层普遍认为,这是美国正式向印度“暗示”支持其“入常”要求,美国已经成为了支持印度“入常”的“铁杆盟友”。 而在对于两个位于欧洲的常任理事国——英国、法国的出访上,印度则顺利许多。 2004年,印度总理应英国首相布莱尔的邀请,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在这次双方会晤时,面对历史上前殖民地的请求,英国首相布莱尔大手一挥,表示: “支持印度争取获得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印度可以在国际舞台发挥更大作用。” 为了展现出英国对英联邦国家的大力支持,在当年9月,布莱尔又对记者重复自己的观点:“印度是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国家,印度不出现在安理会里,是不正常的。” 相比前宗主国英国的大度,法国对印度的支持还更进一步。 在1998年印度进行核试验而遭到国际制裁时,法国也表现出非常宽容的态度,还邀请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出访法国,可以说,对于印度的”大国公关“而言,争取法国的过程是最为顺利的。 对于俄罗斯和印度的关系上,尽管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和昔日苏联不可同日而语,但凭借着冷战时期的”同盟国“关系。 2000年10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印度时就表示:印度作为一个拥有10亿人口的大国,俄坚决支持印度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候选对象。 而对于曾兵戎相见的中国,印度在争取中国问题上曾有过犹豫和排斥的一面。 但在“入常”的梦想刺激下,印度政府还是决定,对中国进行积极争取。 2003年6月,在中印关系因为印度提出的”中国威胁论“而陷入低谷的五年后,印度总理瓦杰帕伊首次代表印度政府访问中国,为体现诚意,瓦杰帕伊代表印度承认:”西藏自治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一部分。“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也投桃报李,在2005年中国领导人访问印度时,曾重申:“印度是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影响。中方高度重视 印度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理解并支持印度在联合国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 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印度在获取到五常支持背后,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换关系。 印度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拉近与常任理事国关系的途径就是购买军火,在印度看来,购买军火一方面可以增强军事实力,另一方面拉近与五常国家的关系,一举两得。 但在除中国以外的常任理事国看来,这简直是“我为刀俎,印度为鱼肉。” 在这几大常任理事国的心照不宣下,印度作为”冤大头“,闹出了花35亿美元购买俄罗斯二手航母、花费83亿高价采购36架法国“阵风”战斗机的笑话。 尽管在印度看来,自己为了“入常”,“公关”的功夫做足了,自己在打铁方面自身也表现得很硬,但印度显然不明白的是,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有回报,尤其是错误路线上的努力... 印度”入常“失败的背后 纵观历史,印度为之投入巨大的“入常”结果又是如何呢? 答案是:每次都被一个常任理事国否决: 印度第一次递交入五常申请被俄罗斯驳回;印度第二次递交入五常申请被法国驳回;印度第三次递交入五常申请被英国驳回;印度第四次递交入五常申请被美国驳回;印度五第次递交入五常申请被中国驳回;印度第六次递交入五常申请被美国驳回。 先讲中国为什么驳回印度的“入常”申请,原因很简单: 除了中国本身与印度存在边界争端外,中国的铁杆盟友“巴基斯坦”与印度也存在克什米尔地区归属问题的领土争议。 2004年12月,巴基斯坦外交秘书在结束和印度方面的会谈后,对记者表示:“巴基斯坦不能接受印方一再强调的克什米尔是印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说法,巴基斯坦担心,如果印度成为常任理事国,会导致自己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处于不利位置。” 从这个角度来看,巴基斯坦是印度“入常”最坚定的反对者。而更重要的是,巴基斯坦的背后是中国,两国和印度同样拥有领土争端。 而中国作为常任理事国,动用自己的一票否决权来阻止印度“入常”也是十分合乎国家利益的事情。 巴基斯坦也十分理解中国的想法,作为同一战壕里的战友,巴基斯坦在联合国代表中国表了态:“安理会改革进程中不能被少数有野心的国家所驱动。” 并且印度争取“入常”的方略出现了问题。 2004 年9月,印度与日本、德国和巴西结成所谓“四国集团”,试图抱团一起实现“入常梦”。 对印度而言,这似乎是一个非常好的策略,但是实际上却存在巨大问题。 一方面,四国集团在将各自的支持者“捆绑”在一起的同时,也将各自的反对者聚集在一起,使得反对声音空前强大。 以韩国、意大利为代表的对立国就迅速形成了团结共识的集团,来抗衡印度代表的“四国集团”。 中国,美国,俄罗斯也不愿意见到联合国内有其他国家抱团来动摇常任理事国的地位,纷纷予以反对。 作为德国的竞争对手,法国、英国也反对德国加入常任理事国的行列里,毕竟德国已经是欧洲第一的经济强国,如果取得强有力的政治地位,英国和法国在欧洲将彻底失去和德国相抗衡的能力,因此对德国入常表示反对,连带着对印度也表示反对。 另一方面,”四国集团“内部也存在争端。 在”入常“的资格上,”四国集团“也有不同的理解。 日本、德国强调经济实力和贡献原则。把交纳联合国巨额会费作为主要竞选资本。 而印度则大打“人口牌”和“民主牌”强调经济潜力的重要性并认为联合国不是经济组织,更不是公司的董事会不能按出资多少决定入选资格。 归根到底,印度”入常“失败的还是自身太膨胀,对自己的实力太过于高估。 安理会常任国的席位的确是“世界大国俱乐部”的入场券,想要拿到这张入场券,足够的经济体量、军事实力、科技水平只是基础,最重要的是——敢于直面冲突的勇气。 拿新中国来说,当大家看到1971年那张举世瞩目“乔的笑”,新中国重返联合国舞台的背后,是新中国在抗美援朝死去的十八万烈士的鲜血,是周总理不断出访其他国家的背影,是国内人民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窘迫... 正如一句西方谚语所言:”和你打不过的人,就去做朋友。” 印度真正缺乏的是强大国家的脊梁,上千年的殖民史让他们早已忘记了什么是历史的真谛——有声有色的大国,是打出来的,是拼出来的! 五常之所以比其他国家更平等,是因为他们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胜利者,仅此而已! 参考文献: [1]张祎.实力、认知、体系压力:印度“入常”再探析 [2]成敏.印度“入常”的困境探析——从国家利益的视角 [3]姚定标. 印度的联合国外交研究 [4]成敏. 印度争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探析 [5]赵华. 论印度争取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问题 [6]王丽华. 印度争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与大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