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6月11日,经过简单审讯后,图哈切夫斯基和八名其他红军高级将领被扣上“反苏军事中心”的罪名,并被判处死刑。不允许辩白,更不允许申诉。随着砰、砰的枪声,一代名将含冤死去。图哈切夫斯基死时年仅44岁;他至死都没有弄清楚是谁指使杀害他,更不明白斯大林为什么要枪决他。
同一天,远在柏林的希特勒读到图哈切夫斯基以谋叛罪名被处死的报道后,高兴得跳了起来。他给海德里希一大笔马克,奖赏他轻易打发了一个军事劲敌,还得到斯大林的300万卢布的酬劳。
9、将星初升
——哈勒欣河战役中的朱可夫将军
【无名氏点评战争】 哈勒欣河战役是苏联战争史对该战役的提法。在中国和日本,哈勒欣河战役被称作诺门坎战役。哈勒欣河战役与张鼓峰战役齐名,都起因于日本关东军对远东苏联红军的试探性进攻。太平洋战争前,日本军阀在对外侵略扩张、称霸亚洲问题上虽然高度一致,但围绕对外侵略的战略方向,其内部却有“南进派”和“北进派”之分。“南进派”以海军为主,主张占领中国后,向南转攻东南亚,夺取东南亚的资源,对英美作战。“北进派”以陆军为主,主张向北进攻苏联,夺取苏联远东地区和蒙古,对苏联开战。哈勒欣河战役是代表“北进派”的日本陆军对苏联的一次战略侦察,其战略意义远远超出这一战役本身。如日军在哈勒欣河得手,“北进派”可能占上风,日本可能会加速北进。斯大林洞察此战意义,调朱可夫当此重任,也算是知人善用。朱可夫不负所托,在哈勒欣河大败日本陆军,不仅消灭了许多日本兵,而且在战略上粉碎了日军的北进企图。此后,日本“南进派”开始占上风,日本一步步走上了对英美开战的太平洋战争之路,苏联的远东侧翼得到了保障。对苏联而言,哈勒欣河战役的战略意义正在于此。如果不从这种战略高度看哈勒欣河战役,朱可夫在哈勒欣河之战的表现就只是一个将军的表演,而不是一位帅才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