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马利克避开了宇宙洪荒天地玄黄那些过于宏观的视角,回到了真正人本的角度,所有的外在都在流动的镜头里融合却又被抽象化,这些外在是不断生长的作物与更替的自然季节,是天地不仁,不以人内心及社会的动荡为转移,也是邪恶的阴影,是恐惧吞噬的人心,是被扭曲的内心驱使吐露出的恶语(有趣的是这些语言在这里以无字幕的德语出现,更加抽象与外. 马利克为自己的镜头语言找到了这些年来最合适的内在,真正的美国新教基本传统价值观,在这样的时刻以福音形式再次传道,但吊诡之处在于,其有效性又可能止步于已经听到过这些声音并隐约有所认同的人,很难产生完全的顿悟与启示因为背景是家乡的黑土地,所以去看了. 记忆中美丽熟悉的冰天雪地,用我没见过的俯拍角度表现出来,很新鲜. 但那里也有短暂却令人无比舒适的春夏. 影片过度强调东北天寒地冻的一面,猜想由于拍摄周期很短,故事的发展集中在十几天的时间里,因此难免让人觉得在主创心中黑龙江只是荒凉苦寒之地,对于黑土地上质朴、单纯、好说大话、懒散、乐天幽默的东北人,几乎没有太多的展现. 这无疑是令人非常失望的. 党建片的主题让人有些摸不到头脑,影片主旨与建设国家、带领人民致富的纲领之间隔着杀死多少脑细胞也想不明白的距离. 救赎与共产主义事业之间的关系太牵强. 知青下乡的日子里,他们每日从事的活动,影片只是用很含糊不清的巡逻、晚上就寝、举报听国外广播一些碎片化、听来的知青生活拼凑. 影片展现的是一个高度符号化的北大荒.